江青用过的几位秘书,最后的结局如何?
在那段非凡的岁月中,江青曾聘请了四位专职秘书,他们分别是阎长贵、杨银禄、刘真与张玉庭。这些人在江青的身边勤勉工作,但江青对他们担任的机要秘书职位却持有不信任的态度。那么,这些秘书的最终命运又是如何呢?
江青竟将诬陷之剑挥向了自己的秘书,导致后者蒙冤入狱长达八年之久。这位不幸的秘书名为阎长贵,他曾为江青效力一载,却因此遭受了近八年的铁窗生涯。
一、阎长贵曾担任江青的秘书长达一年,然而,这段经历却为他带来了长达八年的牢狱生涯。
新中国成立之初,江青的职位尚属低位。在那段特殊的岁月里,她的地位与职务逐步攀升。鉴于工作需要,她决定设立一名专职秘书职位。因此,在1967年1月,阎长贵被选调至江青身边,正式担任她的首任机要秘书。
阎长贵,山东聊城之籍,幼年家道贫寒,农民之家。解放后,他得以受教育,考入人民大学哲学系。1961年,阎长贵学成毕业,随后被分配至《红旗在杂志社供职期间,他的文稿颇受好评,更荣获了杰出人物的赞誉。
阎长贵,一位来自山东聊城贫困农家的厨师长,成为了家中首位步入大学殿堂的学子。1961年,他学成毕业,那个年代的大学生备受推崇。同年,24岁的阎长贵荣幸地被《红旗》杂志社选中,投身于工作,成为了家乡人民的骄傲。
1967年1月,年仅29岁的阎长贵脱颖而出,经过严格选拔,荣任江青的私人秘书,成为她首任专职秘书。起初,阎长贵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文件与处理信件。在那个动荡的年代,江青收到的信件数量庞大,每日从四面八方涌入的信件常常超过千封。
随后,阎长贵发起成立了专门的“信件小组”,负责整理江青的信件,由此,他与江青的互动频率也随之增加。初任秘书之际,阎长贵每隔数日才能与江青见面一次,而借着送信件的便利,他得以频繁见到江青。
首要阅读的、需参考的以及可浏览的。每日清晨,他均在江青起床前将此类信件送至其办公室,午后则负责取回。对于紧急文件,无论江青是否休息,他都会毫不犹豫地立即送达。
阎长贵在职场中屡遭江青的嘲讽与责难,甚至被讽刺“你这么个知识分子我养不起”。起初,阎长贵对此感到难以承受,但逐渐想通,毕竟也不能与江青正面冲突。这一点,他在晚年的著作《问史求信集》中有所提及。
阎长贵回忆道,在江青身边工作的节奏极为紧凑。除需整理文件与信件外,他还需接听并处理大量对外电话。电话铃声此起彼伏,电话线几乎从未间断过。
阎长贵在工作上可谓是全力以赴,甚至得到了江青的赞誉。然而,江青也曾郑重地对阎长贵告诫,“除却我亲自交代的任务,任何他人之托,你都切勿应承。你必须对我负起责任。”
这样的解释让阎长贵感到困惑不解,他只是照着去做,却未曾料到自己竟因误送一封信件,遭受江青的诬陷,被指责为“坐探”,因而被监禁长达近八年,直至1975年5月方才重获自由。
缘起于1967年岁末,某日阎长贵在整理信件之际,偶然发现一封旧信。信中之人,往昔亦名“江青”,现已成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女演员。信件篇幅长达十几页,字数逾万字,其主要诉求乃恳请江青伸出援手,以助其免遭冲击之苦。
阎长贵审阅完那封信后,心中不禁忧虑江青可能认识信中之人,遂决意将信件交由江青亲自处理,并特意附上一张便条以作提醒。然而,出乎意料的是,翌日江青便将阎长贵召至办公室,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。阎长贵原本以为此事就此了结。
出人意料的是,江青随后剥夺了阎长贵递送文件的职责,转而指派新任秘书杨银禄接替其职务。紧接着,1968年1月,阎长贵遭受隔离审查,这一事件恰巧发生在他担任江青秘书职位满一周年之际。
阎长贵在晚年所著的《问史求信集》中回忆道,起初他并不知晓自己究竟犯了何错。直至后续的审问过程中,他才恍然大悟,意识到是因多管闲事而误将一封信转递,从而无意中将写信人与江青牵连,被扣上了“利用虚假材料诬陷他人”的罪名。1968年1月,阎长贵被冠以“坐探”的罪名,被投入监狱接受审查。尽管如此,长时间的调查却并未揭示出任何实质性结果,而阎长贵却因此蒙冤,被无端拘押长达七年半之久。
直至1975年5月,阎长贵方得以重获自由,随后便被安置于湖南洞庭湖自农场改造的冤案得以在1979年9月彻底昭雪,他得以重返《红旗》杂志社,继续工作直至退休。遗憾的是,他在2021年6月10日离世,享年84岁。参阅:《问史求信集》。
1979年,阎长贵终获平反,随即被分配至《求是》杂志社任职,直至1998年光荣退休。退休后,他致力于回忆“特殊十年”的撰写工作。不幸的是,阎长贵于2021年6月10日离世,享年84岁。
自阎长贵遭受江青诬陷,被扣上“坐探”的帽子之后,杨银禄接替了他的工作。杨银禄,河北定州人士,于1957年12月应征入伍,当时年仅19岁。入伍后,他被分配至中央警卫团,曾担任过伟人的警卫员,且他的文化素养颇佳。
阎长贵被羁押之际,江青的秘书一职随即出现空缺。不久,相关人员便为江青挑选了第二位秘书,即杨银禄。自此,杨银禄在江青的身边辛勤服务了长达五年的时间,成为陪伴江青时间最久的一位秘书。
二、江青秘书杨银禄工作时间最长
杨银禄,河北籍贯,出身于农家之门。青年时期,他响应国家号召,投身军旅,加入中央警卫团,履行警卫之职。
1967年10月4日,杨银禄被调入江青的身边服务。翌年,阎长贵被拘押之后,鉴于杨银禄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,并且身为中央警卫团的一员,上级决定由他接替阎长贵的职责,从而成为江青的第二位秘书。
初任江青秘书的杨银禄,江青随即向他明确了三项行为准则,包括站立时不可交谈,以及言谈需保持低沉和适度。担任秘书职务不久,杨银禄遭遇父亲离世,返回河北故里吊唁。然而,他重返钓鱼台不久,江青便询问杨银禄,询问他此行何事。
杨银禄直言不讳,江青却直言:“你的奔丧之举,不过是有人故意将你支开”。杨银禄满腹委屈,无论怎样辩解,江青方才作罢。然而,在江青身边,杨银禄始终如履薄冰,日后的生活也因此深受其害,甚至患上了心脏病。
将杨银禄调入江青的身边担任工作,主要鉴于他在诸多方面均十分契合。杨银禄在秘书一职上表现出色,自江青身边工作至今已满六年。为大局着想,他展现出非凡的忍耐力。
譬如江青有所指示,要求在工作汇报中,杨银禄不得站立于其之上;若江青端坐,杨银禄则需蹲地以进行汇报。尽管杨银禄始终遵从她的命令,即便如此,1973年,杨银禄仍遭江青诬陷,被迫离开钓鱼台,并被下放到地方从事劳动。
在中南海参加了两个月的“学习班”,表面上是去学习,实际上是接受审查。那么,杨银禄被江青赶出钓鱼台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?这件事其实与看电影有关。
1973年6月11日傍晚,江青在晚餐后召唤了杨银禄,命其询问张春桥、王洪文、姚文元三位首长是否愿意观赏电影《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》。杨银禄遵照指示逐一拨打电话,得到的答复与预期相符:他们均表示已观看了该电影,因晚间有其他事务,故不便再看。
杨银禄向江青呈报了调查结果。不久后,江青再次指示杨银禄就张春桥等人是否观影一事进行复核,她指定了影片《桥》。杨银禄依循既定顺序,再次向张春桥等人的秘书进行了询问,得到的答复依旧是不观看。随后,江青独自一人前往钓鱼台17号楼的放映厅。
然而,让杨银禄始料未及的是,在凌晨5点钟左右,汪东兴竟然突兀地出现在他的办公场所,指示他即刻参加学习班。
“或许是与那部电影有关吧。”
原来,江青并未前往影院观影,反倒是寻访了张春桥等人,询问他们是否观看了她所提及的那部电影。不料,张春桥与姚文元均声称未曾目睹,江青勃然大怒,坚信杨银禄在欺骗自己。一怒之下,她责令周恩来总理将杨银禄拘捕归案。
周总理深信每件事皆有缘由,故而坚持先进行彻底的调查。于是,他命汪东兴将杨银禄带走,而非直接将其交付公安部门处理。
此后,杨银禄在培训班中接受了两个月的培训。在此期间,毛主席听闻了杨银禄的境遇。毛主席对他深信不疑,认为杨银禄身为农民,怎会是坏人呢?
不久后,毛主席再次指出杨银禄身为北方人士,未曾目睹过稻米之景,便建议他前往南方进行劳动锻炼。于是,杨银禄便被调往江西,开始了他的下放生涯。五七干校1975年,他重返北京,继续服务于中央警卫团。
粉碎“四人帮”后,杨银禄参与了揭批江青的一系列行动,晚年他主要生活在北京亚运村,过着平淡的生活。
1984年8月,杨银禄正式踏入中央办公厅中直管理局的行列,直至1998年光荣退休。在长达25年的退休生涯中,杨银禄安享晚年。不幸的是,他于2023年2月13日与世长辞,享年84载。
三、第三任秘书刘真
自杨银禄被江青逐出后,她转而任命刘真为第三位专职秘书。然而,江青对刘真亦持有猜疑之心。在刘真因婚事请过一次假期间,江青的情绪变得极度焦躁。随后,她竟怀疑刘真私窥了自己的文件,于是将他直接下放到农场从事劳作。
四、江青秘书刘玉庭为第四任。
刘真离任后,江青的第四位秘书由刘玉庭接任。然而,不久之后,江青便指控刘玉庭偷窃文件并进行拍照。刘玉庭因此背负了江青强加的罪名。直至“四人帮”覆灭,那些遭受江青诬陷的员工方才获得平反,恢复了正常的生活。
期货开户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