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[1]
《清庙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於穆清庙,肃雍显相。
济济多士,秉文之德。
对越在天,骏奔走在庙。
不显不承,无射于人斯!
此诗为周王祭祀周文王的宗庙乐歌。场景肃穆庄重:在庄严的清庙中,助祭的诸侯与群臣恭敬有序,以文德之姿追思文王。“於穆清庙” 以赞叹起笔,渲染宗庙的神圣;“济济多士”“骏奔走” 描绘众人勤勉祭祀的场景,凸显对文王德行的传承。末句 “无射于人斯” 表达周人对文王之德永不懈怠的追慕。
生僻字:於(wū,叹词,表赞叹);雍(yōng,和谐);射(yì,通 “斁”,厌倦)。
[2]
《维天之命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。
於乎不显,文王之德之纯。
假以溢我,我其收之。
骏惠我文王,曾孙笃之。
诗中以 “天命” 为引,赞颂周文王德行纯粹、永不停息的场景。首句 “维天之命,於穆不已” 将天命与文王之德相联,强调其延续性;“文王之德之纯” 直述德行的至纯至美;后四句从 “我其收之” 到 “曾孙笃之”,展现周人承接天命、遵循文王之道的坚定。全诗以祭祀为背景,在追思中传递对德行传承的郑重。
生僻字:穆(mù,美好);假(gé,至、给予);骏惠(jùn huì,遵循、顺从)。
[3]
《维清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维清缉熙,文王之典。
肇禋,迄用有成,维周之祯。
此诗为周人祭祀告捷的乐歌,场景聚焦文王典章带来的成功。首句 “维清缉熙” 以 “清明光明” 概括文王典章的功绩;“肇禋” 点明祭祀起始,“迄用有成” 则说明依循典章终获成功,末句 “维周之祯” 强调这是周室的吉祥。全诗简短却凝练,通过祭祀场景回溯文王治政的功绩,凸显典章对周室兴盛的关键作用。
生僻字:缉熙(jī xī,光明);肇禋(zhào yīn,开始祭祀);祯(zhēn,吉祥)。
[4]
《烈文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烈文辟公,锡兹祉福。
惠我无疆,子孙保之。
无封靡于尔邦,维王其崇之。
念兹戎功,继序其皇之。
诗为周王训诫诸侯的祭祀场景。开篇 “烈文辟公” 直呼诸侯,以 “锡兹祉福” 强调周王赐福;“惠我无疆”“子孙保之” 传递福泽延续的期望;“无封靡于尔邦” 则是劝诫诸侯勿放纵,当尊崇周王;末句 “念兹戎功” 追溯先祖功绩,勉力继承光大。场景中既有赐福的温情,亦有训诫的严肃,展现周王室与诸侯的互动。
生僻字:辟公(bì gōng,诸侯);封靡(fēng mǐ,放纵);戎功(róng gōng,大功)。
[5]
《天作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
彼作矣,文王康之。
彼徂矣岐,有夷之行。子孙保之。
诗中回溯周族开发岐山的历史场景。首句 “天作高山” 指天生岐山,“大王荒之” 述太王(古公亶父)开垦;“文王康之” 言文王使岐山安定;“有夷之行” 则写岐山道路平坦,终以 “子孙保之” 呼吁后代守护。场景从自然山川到先祖经营,以简笔勾勒周族崛起的历程,字里行间满是对先祖开拓精神的崇敬与传承的决心。
生僻字:作(zuò,生成);荒(huāng,开垦、治理);夷(yí,平坦)。
[6]
《昊天有成命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昊天有成命,二后受之。
成王不敢康,夙夜基命宥密。
於缉熙,单厥心,肆其靖之。
此诗描绘周成王勤勉治国的场景。“昊天有成命” 指天命既定,“二后(文王、武王)受之” 承接天命;“成王不敢康” 转写成王不敢安逸,“夙夜基命宥密” 述其日夜谋划、宽仁治国;末句 “单厥心,肆其靖之” 强调其专心致志,终使天下安定。场景中,天命、先祖与成王的勤政治国环环相扣,凸显周初统治者敬天守业的精神。
生僻字:基命(jī mìng,奠定王业);宥密(yòu mì,宽仁宁静);缉熙(jī xī,光明)。
[7]
《我将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我将我享,维羊维牛,维天其右之。
仪式刑文王之典,日靖四方。
伊嘏文王,既右飨之。
我其夙夜,畏天之威,于时保之。
诗为周王祭祀天地、祈求护佑的场景。开篇 “我将我享,维羊维牛” 写以牛羊献祭;“维天其右之” 祈求上天保佑;“仪式刑文王之典” 强调效法文王典章以安定四方;“伊嘏文王” 追思文王之德,“畏天之威” 则表达对天命的敬畏。场景中,祭祀的虔诚与效法先祖、敬天守业的决心交融,展现周王治国的精神依托。
生僻字:右(yòu,通 “佑”,保佑);仪式刑(yí shì xíng,效法);嘏(gǔ,大福)。
[8]
《时迈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时迈其邦,昊天其子之,实右序有周。
薄言震之,莫不震叠。
怀柔百神,及河乔岳,允王维后。
明昭有周,式序在位。
载戢干戈,载櫜弓矢。
我求懿德,肆于时夏。允王保之。
此诗描绘周王巡狩诸侯、祭祀百神的场景。“时迈其邦” 述巡视诸侯;“昊天其子之” 言周王受天命;“震之”“震叠” 写诸侯震慑,“怀柔百神” 则祭祀山河之神;“载戢干戈”“櫜弓矢” 表偃武修文;“我求懿德” 强调推行美德。场景宏大,从巡狩震慑到祭祀祈福,再到文治举措,展现周初天下归心、安定兴盛的气象。
生僻字:震叠(zhèn dié,震惊恐惧);櫜(gāo,收藏);懿德(yì dé,美德)。
[9]
《执竞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执竞武王,无竞维烈。
不显成康,上帝是皇。
自彼成康,奄有四方,
斤斤其明。
诗中赞颂周武王、周成王、周康王的功绩场景。“执竞武王” 言武王强大,“无竞维烈” 称其功绩无人能及;“不显成康” 赞成王、康王贤明,“上帝是皇” 言其受上天嘉许;“奄有四方”“斤斤其明” 述其统一天下、明察治政。场景聚焦三位周王的功绩,以凝练之笔勾勒周初鼎盛时期的辉煌,传递对先祖的追慕与颂扬。
生僻字:执竞(zhí jìng,强大);奄有(yǎn yǒu,全部拥有);斤斤(jīn jīn,明察)。
[10]
《思文》
诗经·周颂·清庙之什
思文后稷,克配彼天。
立我烝民,莫匪尔极。
贻我来牟,帝命率育,
无此疆尔界,陈常于时夏。
此诗为祭祀农神后稷的乐歌,场景围绕农耕感恩展开。“思文后稷” 起笔追思,“克配彼天” 言其德配上天;“立我烝民” 述其教民稼穑,使众民得以生存;“贻我来牟” 指其赠予麦种,“帝命率育” 言依天命养育百姓;“无此疆尔界”“陈常于时夏” 强调其教民之法遍行天下。场景中,对后稷的赞颂与对农耕文明的感恩交融,展现周人重农的传统。
生僻字:烝民(zhēng mín,众民);来牟(lái móu,小麦与大麦);陈常(chén cháng,颁布常法)。
[11]
《臣工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嗟嗟臣工,敬尔在公。
王厘尔成,来咨来茹。
如何新畲?於皇来牟,将受厥明。
明昭上帝,迄用康年。
命我众人:庤乃钱镈,奄观铚艾。
此诗为周王训诫群臣与农官的农事诰辞。开篇以 “嗟嗟臣工” 呼告,强调群臣需敬奉公职;继而询问 “新畲”(新开垦田地)的耕作规划,提及 “来牟”(小麦)的丰收预兆,表达对上天赐福的感恩。末句 “命我众人” 直述对农夫的指令 —— 备好农具(钱:铲;镈:锄;铚艾:镰刀),预示即将到来的收割场景。全诗紧扣农事管理,展现周代 “敬天重农” 的治国理念。
生僻字:畲(shē,开垦二年的田);庤(zhì,准备);钱(jiǎn,古农具名);镈(bó,锄类农具);铚(zhì,短镰刀);艾(yì,通 “刈”,收割)。
[12]
《噫嘻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噫嘻成王,既昭假尔。
率时农夫,播厥百谷。
骏发尔私,终三十里。
亦服尔耕,十千维耦。
诗中,周成王在春耕之际向天地神明祷告,命令农官率领农夫播种百谷。“骏发尔私” 强调迅速开垦私田,“终三十里” 极言耕作范围之广;“十千维耦”(万人并耕)则以夸张手法描绘集体劳作的盛大场景。全诗仅八句,却凝结了周代 “借民力以耕” 的井田制特征,展现了 “春播” 这一关键农时的忙碌与秩序,是研究西周农业生产的重要文献。
生僻字:噫嘻(yī xī,感叹词);假(gé,通 “格”,至);骏(jùn,迅速);耦(ǒu,二人并耕)。
[13]
《振鹭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振鹭于飞,于彼西雍。
我客戾止,亦有斯容。
在彼无恶,在此无斁。
庶几夙夜,以永终誉。
诗以 “振鹭于飞”(白鹭群飞)起兴,将前来朝见的宾客比作高洁的白鹭,既赞其仪容优雅(“亦有斯容”),又颂其德行 ——“在彼无恶,在此无斁”(无论在本国还是周廷,皆无恶行或厌弃)。末句 “庶几夙夜,以永终誉” 寄望宾客朝夕勤勉,永保美誉。场景当为周王宴飨诸侯或贵宾时的乐歌,通过自然意象与德行称颂,营造出庄重而和美的朝聘氛围。
生僻字:振(zhèn,群飞);雍(yōng,辟雍,周王朝廷学宫);戾(lì,至);斁(yì,厌恶);庶几(shù jī,希望)。
[14]
《丰年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丰年多黍多稌,亦有高廪,万亿及秭。
为酒为醴,烝畀祖妣。
以洽百礼,降福孔皆。
诗中 “多黍多稌”(黍:黄米;稌:稻)极言丰收之盛,“高廪”(高大粮仓)“万亿及秭”(极言粮多)则渲染贮藏之丰。接着转向用粮食 “为酒为醴”(酿酒),“烝畀祖妣”(进献祖先),以 “洽百礼”(合于各种礼仪)祈求 “降福孔皆”(普遍赐福)。场景为丰收后祭祀祖先的仪式,通过粮食的丰足与祭祀的虔诚,展现周代 “报本反始” 的传统 —— 将丰收归功于祖先护佑,亦盼福泽延续。
生僻字:稌(tú,稻);廪(lǐn,粮仓);秭(zǐ,古代十亿为秭,此处极言数量);烝(zhēng,进献);畀(bì,给予);孔皆(kǒng jiē,普遍)。
[15]
《有瞽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有瞽有瞽,在周之庭。
设业设虡,崇牙树羽。
应田县鼓,鞉磬柷圉。
既备乃奏,箫管备举。
喤喤厥声,肃雍和鸣,先祖是听。
我客戾止,永观厥成。
诗写周代乐官(“瞽”,盲人乐官,古多任乐职)在宗庙庭院中陈设乐器、奏乐祭祀的场景。“业虡”(悬挂乐器的木架)“崇牙树羽”(架上装饰的锯齿与羽毛)、“应田县鼓”(小鼓、大鼓)“鞉磬柷圉”(拨浪鼓、石磬、起乐 / 止乐乐器)等细节,罗列了周代祭祀用乐的丰富器具;“喤喤厥声,肃雍和鸣” 则描绘乐声宏大而和谐,直达先祖之听。末句 “我客戾止,永观厥成” 点明诸侯宾客观礼,整体展现了周代 “以乐通神” 的祭祀仪式之庄重。
生僻字:瞽(gǔ,盲人);虡(jù,悬挂钟磬的木架);鞉(táo,拨浪鼓);柷(zhù,起乐乐器);圉(yǔ,止乐乐器);喤喤(huáng,乐声宏大);肃雍(sù yōng,庄重和谐)。
[16]
《潜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猗与漆沮,潜有多鱼。
有鳣有鲔,鲦鲿鰋鲤。
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。
诗以 “猗与漆沮”(赞叹漆水、沮水)起兴,言水中 “潜有多鱼”(潜藏多种鱼)—— 列举鳣(zhān,鲤鱼)、鲔(wěi,鲟鱼)、鲦(tiáo,白鲦)、鲿(cháng,黄颡鱼)、鰋(yǎn,鲶鱼)、鲤(鲤鱼),皆为适合献祭的水产。末句 “以享以祀,以介景福” 直述用这些鱼祭祀祖先,祈求大福。场景当为周代春季用鲜鱼祭祀宗庙的仪式,通过对水鱼丰美的描写与祭祀行为的关联,体现 “取之自然,敬以事神” 的朴素信仰,亦反映当时渔猎与祭祀的紧密联系。
生僻字:猗与(yī yǔ,叹词);潜(qián,潜藏);鳣(zhān,大鲤鱼);鲔(wěi,鲟鱼);鲿(cháng,黄颡鱼);鰋(yǎn,鲶鱼);介(jiè,求);景(jǐng,大)。
[17]
《雝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有来雝雝,至止肃肃。
相维辟公,天子穆穆。
於荐广牡,相予肆祀。
绥予孝子。宣哲维人,文武维后。
燕及皇天,克昌厥后。
绥我眉寿,介以繁祉,
既右烈考,亦右文母。
诗写诸侯(“辟公”)与天子共同祭祀祖先的场景。开篇 “雝雝”(和悦)“肃肃”(庄重)描绘参祭者仪容;“荐广牡”(献上大公牛)“肆祀”(陈设祭品)是具体祭祀动作;“宣哲维人,文武维后” 盛赞助祭者明智、周王有文武之德;末句 “绥我眉寿,介以繁祉”(祈求长寿多福)“右烈考,右文母”(佑助先父、先母)则直陈祭祀目的。场景庄严而有序,既展现周代 “诸侯助祭” 的礼制,又通过对祖先的追思,强化 “以孝治天下” 的政治理念。
生僻字:雝雝(yōng,和悦);辟公(bì gōng,诸侯);穆穆(mù,庄重);牡(mǔ,公牛);肆(sì,陈设);绥(suí,安,此处为祈求);燕(yàn,安);祉(zhǐ,福);右(yòu,佑助)。
[18]
《载见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载见辟王,曰求厥章。
龙旂阳阳,和铃央央。
鞗革有鸧,休有烈光。
率见昭考,以孝以享。
以介眉寿,永言保之,思皇多祜。
烈文辟公,绥以多福,俾缉熙于纯嘏。
诗写诸侯首次朝见周王(“载见辟王”)的礼仪场景。“龙旂阳阳”(龙旗鲜明)“和铃央央”(车铃响亮)“鞗革有鸧”(马饰明亮)等细节,渲染诸侯车队的威严与华丽;“率见昭考”(率诸侯祭祀先王)“以孝以享”(行孝献祭)则点明朝见核心 —— 通过祭祀祖先表达对周王的臣服。末句 “绥以多福,俾缉熙于纯嘏”(赐福诸侯,使永享大善)是周王对诸侯的祝愿。场景融合朝觐与祭祖,展现周代 “以礼维系统治” 的政治智慧。
生僻字:载(zài,开始);旂(qí,龙旗);阳阳(yáng,鲜明);鞗革(tiáo gé,马缰绳);鸧(cāng,金属装饰的光泽);祜(hù,福);缉熙(jī xī,光明);纯嘏(chún gǔ,大福)。
[19]
《有客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有客有客,亦白其马。
有萋有且,敦琢其旅。
有客宿宿,有客信信。
言授之絷,以絷其马。
薄言追之,左右绥之。
既有淫威,降福孔夷。
诗写周王挽留宾客的场景。开篇 “有客有客” 以重叠强调宾客到来,“白其马”“萋且”(随从盛多)“敦琢其旅”(随从如雕琢般齐整)描绘宾客的尊贵;“宿宿”(住两夜)“信信”(住四夜)写宾客停留之久;“授之絷”(给拴马绳)“追之”(赠送)“绥之”(安抚)则是周王留客的具体举动。末句 “既有淫威(大德),降福孔夷(大福)” 是对宾客的颂美与祝福。场景生动展现周代 “宾至如归” 的待客礼仪,通过细节刻画,传递出主客间的真诚与和睦。
生僻字:萋且(qī jū,盛多);敦琢(duī zhuó,雕琢,此处形容随从齐整);宿(sù,住两夜);信(shēn,住四夜);絷(zhí,拴马绳);淫威(yín wēi,大德);夷(yí,大)。
[20]
《武》
诗经·周颂·臣工之什
於皇武王!无竞维烈。
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。
嗣武受之,胜殷遏刘,耆定尔功。
此为歌颂周武王灭商功绩的祭祀乐歌。开篇 “於皇武王!无竞维烈”(伟大的武王,功绩无人能比)直抒赞叹;“允文文王,克开厥后”(文德的文王,开启后世基业)追述文王奠基;“嗣武受之,胜殷遏刘”(武王继承,灭商止杀)、“耆定尔功”(成就大功)则聚焦武王伐纣的关键业绩。场景当为周代祭祀武王时的颂辞,通过对文、武二王功业的回顾,既强化 “天命所归” 的政权合法性,又传递 “止杀安民” 的政治理想,是《周颂》中 “颂德” 主题的典型代表。
生僻字:於(wū,叹词);皇(huáng,伟大);竞(jìng,比);烈(liè,功业);允(yǔn,确实);嗣(sì,继承);遏(è,阻止);刘(liú,杀戮);耆(zhǐ,致,达成)。
[21]
《闵予小子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闵予小子,遭家不造,嬛嬛在疚。
於乎皇考!永世克孝。
念兹皇祖,陟降庭止。
维予小子,夙夜敬止。
於乎皇王,继序思不忘。
此诗为周成王丧父后所作,场景是新君守丧时的哀伤与自勉。首句 “遭家不造” 直述丧父之痛,“嬛嬛在疚” 以孤独无依之态,写尽丧亲之悲;继而追思 “皇考”“皇祖” 的美德,“夙夜敬止”“继序不忘” 则转为继承祖业的决心,将哀痛与责任交织,展现年轻君主的成长之思。
生僻字:嬛嬛(qióng qióng),孤独无依的样子;疚(jiù),病痛,此处指内心痛苦。
[22]
《访落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访予落止,率时昭考。
於乎悠哉!朕未有艾。
将予就之,继犹判涣。
维予小子,未堪家多难。
绍庭上下,陟降厥家。
休矣皇考,以保明其身。
诗为周成王初即位与群臣谋政的场景。“访予落止” 点明 “咨询谋政” 的主题,“朕未有艾”“未堪家多难” 以谦逊之辞,直言自身经验不足、难当重任的忐忑;“绍庭上下,陟降厥家” 则转向对先祖护佑的期待,末句 “休矣皇考,以保明其身” 更以追念先父收束,将新君的忧虑与对祖德的依赖写得真挚恳切。
生僻字:艾(yì),经验、能力;判涣(pàn huàn),分散、不周全;绍(shào),继承。
[23]
《敬之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敬之敬之!天维显思,命不易哉。
无曰高高在上,陟降厥士,日监在兹。
於乎小子,未知臧否。
匪手携之,言示之事。
匪面命之,言提其耳。
此诗为周成王自警或受训的场景。开篇 “敬之敬之” 以重言强调敬畏,“天维显思,命不易哉” 从天命不易切入,警示不可轻慢;“陟降厥士,日监在兹” 进一步指出上天时刻监察,紧接 “未知臧否” 自谦无知,末四句以 “手携”“面命” 的细节,写长辈反复教导的恳切,全诗意在劝诫新君敬天守礼、勤修德行。
生僻字:臧否(zāng pǐ),好坏,此处指是非判断;匪(fěi),同 “非”,不是。
[24]
《小毖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予其惩而毖后患。
莫予荓蜂,自求辛螫。
肇允彼桃虫,拚飞维鸟。
未堪家多难,予又集于蓼。
诗写周成王因前事失误而自我警戒的场景。首句 “惩而毖后患” 直述 “惩戒前失,预防后患” 的主旨;“莫予荓蜂,自求辛螫” 以 “被蜂所螫” 喻因轻信而招祸之痛;“桃虫拚飞” 以小鸟终成大鸟的变化,暗喻小患可能酿成大灾;末句 “未堪家多难,予又集于蓼” 再叹处境艰难,全诗意在自省过失,强调防微杜渐的重要性。
生僻字:荓蜂(píng fēng),牵引、煽动(一说为 “使蜂来”);螫(shì),蜂刺;肇(zhào),开始;蓼(liǎo),一种苦草,喻困境。
[25]
《载芟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载芟载柞,其耕泽泽。
千耦其耘,徂隰徂畛。
侯主侯伯,侯亚侯旅,侯彊侯以。
有嗿其馌,思媚其妇,有依其士。
有略其耜,俶载南亩,播厥百谷。
实函斯活,驿驿其达。
有厌其杰,厌厌其苗,绵绵其麃。
载获济济,有实其积,万亿及秭。
为酒为醴,烝畀祖妣,以洽百礼。
有飶其香,邦家之光。
有椒其馨,胡考之宁。
匪且有且,匪今斯今,振古如兹。
此诗描绘周初春耕至秋收的农作场景。从 “芟柞(除草砍树)”“耕泽泽(翻土松软)” 的垦田,到 “千耦其耘(多人劳作)” 的耕耘,再到 “播百谷”“苗渐长” 的生长,最终 “获济济”“积万亿” 的丰收,全程展现集体劳作的热闹;末段 “为酒醴,祀祖妣” 则转向以丰收祭神的仪式,突出农作与礼俗的结合,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农桑兴旺、祖德延续的赞美。
生僻字:芟(shān),除草;柞(zé),砍除树木;嗿(tǎn),众人饮食的声音;耜(sì),古代农具;秭(zǐ),古代数量单位(十亿为秭);飶(bì),香气浓烈。
[26]
《良耜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畟畟良耜,俶载南亩。
播厥百谷,实函斯活。
或来瞻女,载筐及筥,其饟伊黍。
其笠伊纠,其镈斯赵,以薅荼蓼。
荼蓼朽止,黍稷茂止。
获之挃挃,积之栗栗。
其崇如墉,其比如栉。
以开百室,百室盈止,妇子宁止。
杀时犉牡,有捄其角。
以似以续,续古之人。
诗以农忙为场景,聚焦从耕作到丰收的细节。“畟畟良耜(犁头锋利)” 写农具精良,“播百谷”“实函活” 述播种生机;“筐筥盛黍”“笠纠镈赵(戴草笠持锄)” 描绘家人送饭、田间除草的互助;“获挃挃(收割声密)”“积栗栗(粮垛整齐)” 展现丰收的热闹;末句 “杀犉牡(宰大牛)”“续古之人” 以祭礼收尾,既写农作的辛劳与收获的喜悦,更暗含对祖先农功的传承之意。
生僻字:畟畟(cè cè),犁头锋利的样子;筥(jǔ),圆形竹筐;饟(xiǎng),送饭;镈(bó),锄类农具;薅(hāo),除草;犉(rún),黄毛黑唇的大牛;捄(jiù),弯曲的样子。
[27]
《丝衣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丝衣其紑,载弁俅俅。
自堂徂基,自羊徂牛,
鼐鼎及鼒,兕觥其觩。
旨酒思柔。
不吴不敖,胡考之休。
此诗为周人祭祀结束后检查器物的场景。首句 “丝衣其紑(祭服鲜明)”“载弁俅俅(皮帽端正)” 写祭祀者的庄重;“自堂徂基(从厅堂到台阶)”“自羊徂牛(从羊到牛)”“鼐鼎及鼒(大鼎小鼎)”“兕觥其觩(牛角杯弯曲)” 逐一列举祭器与牺牲,细节中见仪式的严谨;末句 “旨酒思柔(美酒柔和)”“不吴不敖(不喧闹不傲慢)”“胡考之休(得享高寿)” 以对祭祀氛围的肯定,表达对祖先护佑的祈求。
生僻字:紑(fóu),鲜明洁净的样子;弁(biàn),皮制礼帽;俅俅(qiú qiú),恭谨的样子;鼐(nài),大鼎;鼒(zī),小鼎;觩(qiú),弯曲的样子;吴(wú),同 “哗”,喧哗。
[28]
《酌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於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于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此诗或为周人宴饮或祭祀时的乐歌场景。“於铄酒食(美哉酒食)”“既和既琢(调和精致)” 盛赞饮食之丰美;“万舞有奕(舞蹈盛大)”“大醉不觉(沉醉其中)” 写宴饮的热闹;“诹谋既度(谋划得当)”“时惟其嘏(得福吉祥)” 则转向对人事与福运的肯定。全诗以重复的句式强化热烈氛围,展现周人在宴乐中祈求福祉、凝聚人心的场景。
生僻字:铄(shuò),光辉、美好;奕(yì),盛大;诹(zōu),咨询;嘏(gǔ),福。
[29]
《桓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绥万邦,屡丰年。
天命匪解,桓桓武王。
保有厥士,于以四方,克定厥家。
於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此诗为颂扬武王功绩的场景。开篇 “绥万邦(安定诸侯)”“屡丰年(连年丰收)” 总述治世之盛;“天命匪解(天命不懈)”“桓桓武王(勇武的武王)” 点明功绩源于天命与武王之威;“保有厥士(拥有贤臣)”“克定厥家(安定国家)” 具体赞其治国之能;后四句 “酒食和琢”“万舞有奕” 以宴乐场景烘托盛世气象,整体展现周初天下安定、君臣和乐的图景。
生僻字:绥(suí),安定;桓桓(huán huán),威武的样子;厥(jué),其,指代武王。
[30]
《赉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文王既勤止,我应受之。
敷时绎思,我徂维求定。
时周之命,于绎思。
此诗为周人追念文王、传承基业的场景。“文王既勤止(文王辛劳)”“我应受之(我当继承)” 直述对文王功绩的承接;“敷时绎思(推广其德)”“我徂维求定(我去求安定)” 表明以文王之道治国的决心;末句 “时周之命(这是周的天命)”“于绎思(要延续啊)” 以咏叹收束,将对文王的追慕与对周运绵长的祈愿融为一体,语言简练而情感深沉。
生僻字:赉(lài),赏赐(此处指文王赐福);敷(fū),推广;绎(yì),延续。
[31]
《般》
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之什
於皇时周!陟其高山。
嶞山乔岳,允犹翕河。
敷天之下,裒时之对。
时周之命,於绎思!
《般》是周王祭祀山川的颂歌。诗中 “陟其高山”“嶞山乔岳” 描绘了周王登高山、望群峰的宏大场景;“允犹翕河” 以河流汇涌之景,暗喻天下归心。末句 “时周之命,於绎思” 则通过反复咏叹,强调周朝受天命而兴的神圣性,展现了西周初期祭祀山川以巩固统治的历史场景。
生僻字:嶞(duò),山高大的样子;翕(xī),汇合;裒(póu),聚集;绎(yì),延续。
[32]
《駉》
诗经·鲁颂·駉之什
駉駉牡马,在坰之野。
薄言駉者,有驈有皇,
有骊有黄,以车彭彭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作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徕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骋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骍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驎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騜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骍。
思无斁矣,思马斯驒。
《駉》是鲁人赞美公室养马的诗。诗中 “駉駉牡马,在坰之野” 勾勒出马群在远郊肥壮奔驰的场景,“有驈有皇,有骊有黄” 以毛色各异的马群,展现鲁国畜养之盛;“思无斁矣” 反复咏叹,传递对马群繁育、国力强盛的期许。全诗通过具体的马群意象,反映了春秋时期鲁国重视畜牧、祈求基业永固的社会风貌。
生僻字:駉(jiōng),马肥壮的样子;驈(yù),黑身白胯的马;皇(huáng),黄白杂色的马;骊(lí),纯黑马;彭(péng),盛大;斁(yì),厌倦。
[33]
《有駜》
诗经·鲁颂·駉之什
有駜有駜,駜彼乘黄。
夙夜在公,在公明明。
振振鹭,鹭于下。
鼓咽咽,醉言舞。
于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《有駜》描绘了鲁国公卿祭祀或宴饮的场景。“有駜有駜” 以肥壮的马起兴,暗喻臣子勤勉;“夙夜在公” 直述群臣早晚尽职的忠谨。后四句转向宴饮:“鼓咽咽,醉言舞” 写鼓乐齐鸣、醉舞欢腾之景,“万舞有奕” 则以盛大的舞蹈烘托庄重氛围。全诗通过 “养马 - 尽职 - 宴乐” 的场景串联,展现了鲁国贵族祭祀活动中 “敬神” 与 “享人” 的双重主题。
生僻字:駜(bì),马肥壮;咽(yān),形容鼓声低沉;铄(shuò),美好;奕(yì),盛大;诹(zōu),咨询;嘏(gǔ),福。
[34]
《泮水》
诗经·鲁颂·駉之什
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。
鲁侯戾止,言观其旂。
其旂茷茷,鸾声哕哕。
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
於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《泮水》是鲁国为鲁侯宴饮泮宫而作的乐歌。开篇 “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” 以泮水采芹的闲适场景,引出鲁侯驾到;“其旂茷茷,鸾声哕哕” 通过旗帜飘扬、鸾铃和鸣的细节,渲染出庄重的仪仗之盛;“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” 则表现君臣同游的融洽。后段 “万舞有奕”“大醉不觉” 进一步铺陈宴饮歌舞的热闹,整体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宴饮学宫、彰显德政的礼仪场景。
生僻字:泮(pàn),泮宫(学宫);茷(fá),旗帜飞扬;哕(huì),鸾铃声;戾(lì),到达。
[35]
《閟宫》
诗经·鲁颂·駉之什
閟宫有侐,实实枚枚。
赫赫姜嫄,其德不回。
上帝是依,无灾无害。
閟宫有侐,实实忉忉。
大侯既抗,弓矢斯张。
射夫既同,献尔发功。
发彼有的,以祈尔爵。
龠舞笙鼓,乐既和奏。
烝衎烈祖,以洽假勺。
於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《閟宫》是鲁人祭祀始祖姜嫄及祖先的颂诗。首段 “閟宫有侐” 以幽深的宗庙起笔,“赫赫姜嫄” 追溯其德配上帝的功绩,奠定庄重基调;“大侯既抗”“发彼有的” 转向射礼场景,通过射箭比武、祈爵助兴,展现祭祀中的仪式活动;“龠舞笙鼓” 则以乐舞娱神,呼应 “烝衎烈祖” 的核心。全诗融合追述、仪式与宴乐,是周代 “敬祖” 文化的典型体现。
生僻字:閟(bì),幽深;侐(xù),清静;忉(dāo),众多;龠(yuè),古管乐器;衎(kàn),娱乐;洽(qià),合;假(gé),至。
[36]
《那》
诗经·商颂·那之什
猗与那与!置尔鞉鼓。
奏鼓简简,衎我烈祖。
汤孙奏假,绥我思成。
龠舞笙鼓,乐既和奏。
烝衎烈祖,以洽假勺。
於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《那》是商王祭祀先祖成汤的乐歌。开篇 “猗与那与” 以叹词领起,渲染祭祀的热烈;“置尔鞉鼓,奏鼓简简” 直写摇鼓齐鸣、节奏铿锵的乐声,“衎我烈祖” 点明以乐娱神的目的。后段 “龠舞笙鼓”“万舞有奕” 进一步铺陈歌舞之盛,“汤孙奏假” 则通过主祭者的虔诚,传递 “绥我思成”(求祖先赐福)的诉求。全诗以乐舞为核心场景,展现了商代 “尚声”“重祭” 的文化特征。
生僻字:猗(yī),叹词;那(nuó),多;鞉(táo),摇鼓;衎(kàn),娱乐;假(gé),至;绥(suí),安。
[37]
《烈祖》
诗经·商颂·那之什
嗟嗟烈祖!有秩斯祜。
申锡无疆,及尔斯所。
既载清酤,赉我思成。
龠舞笙鼓,乐既和奏。
烝衎烈祖,以洽假勺。
於铄酒食,既和既琢。
万舞有奕,大醉不觉。
诹谋既度,时惟其嘏。
《烈祖》是商王祭祀先祖的颂歌,聚焦 “献酒” 与 “乐舞” 场景。“嗟嗟烈祖” 以呼告开篇,表达对先祖的尊崇;“有秩斯祜”“申锡无疆” 祈求福泽绵延;“既载清酤,赉我思成” 则通过献上清酒,恳请祖先赐福达成心愿。后段 “龠舞笙鼓”“万舞有奕” 延续《那》的乐舞传统,以盛大的歌舞娱神。全诗通过 “祈愿 - 献酒 - 乐舞” 的场景递进,展现了商代祭祀中 “事死如事生” 的虔诚。
生僻字:祜(hù),福;锡(cì),赐;酤(gū),酒;赉(lài),赐予。
[38]
《玄鸟》
诗经·商颂·那之什
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,宅殷土芒芒。
古帝命武汤,正域彼四方。
方命厥后,奄有九有。
商之先后,受命不殆,在武丁孙子。
武丁孙子,武王靡不胜。
龙旂十乘,大糦是承。
邦伯师长,百工有备。
武王烝哉!
《玄鸟》是商族的史诗性颂歌,追溯起源并歌颂武丁功绩。首句 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” 以神话传说(简狄吞玄鸟卵生契)讲述商族起源,“宅殷土芒芒” 勾勒疆域广阔;“武丁孙子,武王靡不胜” 转向对武丁的赞美,“龙旂十乘”“邦伯师长” 通过仪仗与诸侯来朝的场景,展现其鼎盛国力。全诗以 “起源 - 扩张 - 强盛” 为脉络,是商族历史与荣耀的浓缩。
生僻字:芒(máng),广阔;奄(yǎn),覆盖;殆(dài),懈怠;糦(xī),酒食;烝(zhēng),美盛。
[39]
《长发》
诗经·商颂·那之什
濬哲维商,长发其祥。
洪水芒芒,禹敷下土方。
外大国是疆,幅陨既长。
有娀方将,立国维疆。
帝立子生商,维禹之绩。
九有有截,韦顾既伐。
昆吾夏桀,亦惟有截。
受小球大球,为下国缀旒。
九侯九陉,七姜七族。
受大祝小祝,为下国缀旒。
九侯九陉,七姜七族。
武王载旆,有虔秉钺。
如火烈烈,则莫我敢曷。
邦伯师长,百工有备。
武王烝哉!
《长发》是商族的史诗,追述成汤伐夏的功绩。开篇 “濬哲维商” 总领商族智慧,“洪水芒芒” 以大禹治水为背景,引出商族承继禹绩;“韦顾既伐”“昆吾夏桀” 列举成汤灭夏的关键战役,“武王载旆,有虔秉钺” 以持斧挥旗的场景,刻画其征伐的勇猛;“邦伯师长” 则通过诸侯归附,展现胜利后的天下归心。全诗以历史叙事为主,是商族 “革命伐暴” 的重要见证。
生僻字:濬(jùn),深远;陨(yǔn),通 “员”,范围;娀(sōng),古国名;截(jié),整齐(指归附);旒(liú),旗饰;钺(yuè),大斧;曷(è),阻止。
[40]
《殷武》
诗经·商颂·那之什
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
罙入其阻,裒荆之旅。
有截其所,汤孙之绪。
命于下国,封建厥福。
商邑翼翼,四方之极。
赫赫厥声,濯濯厥灵。
天命降监,下民有严。
不僭不滥,不敢怠遑。
命于下国,封建厥福。
商邑翼翼,四方之极。
《殷武》是歌颂殷王武丁南征荆楚的颂诗。首句 “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” 以 “挞”“奋” 二字凸显征伐之猛;“罙入其阻,裒荆之旅” 描绘深入楚地、俘获敌军的场景,“有截其所” 强调胜利后的疆域整肃。后段 “商邑翼翼,四方之极” 转向对商都的赞美,“天命降监” 则以 “不僭不滥” 的德政,呼应 “汤孙之绪” 的传承。全诗通过 “征伐 - 定疆 - 治民” 的场景转换,展现了商代晚期武力扩张与德治并重的统治策略。
生僻字:挞(tà),迅猛;罙(shēn),深;裒(póu),聚集;濯(zhuó),光明;僭(jiàn),越礼;滥(làn),过度;遑(huáng),闲暇。
#词牌TOP10 #十大巅峰系列 #名人10首经典往期推荐
史上最狂的十首诗词,听之令人血脉偾张,豪情万丈!古代十大巅峰词作,收藏起来慢慢背,品读千年文墨香韵小学一、二年级必背诗词,收藏起来慢慢背小学三、四年级必背诗词,收藏起来慢慢背小学五、六年级必背诗词,收藏起来慢慢背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推荐一个背诗词的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期货开户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