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夏天,美国退役海军专家埃里克·维克伦德突然放出一句爆炸性言论,表示任何一款第四代战机只要能绕到中国歼-20的后面,就能轻松把它击落。这样的说法立刻在军事界引发了热烈讨论。要知道,歼-20一直被认为是中国最先进的第五代隐身战机,被誉为“威龙”,各方面性能都非常突出。那么,维克伦德为什么敢这么说?他到底有什么理由?中国方面又会用什么办法回应他的观点?
维克伦德的观点实际上是在强调第四代战机,比如F-15或F-16,如果能够绕到歼-20的背后并精准锁定尾喷口,就具备击落对方的机会。他的理由源于隐身技术本身存在一定限制。像歼-20这种隐身战机,主要依靠独特的外部轮廓和吸波材料来减少雷达反射截面(RCS),让敌方雷达更难发现自己。歼-20机头线条设计得非常硬朗,雷达波经过时更容易被散射掉,正面RCS据说控制在0.1平方米以内,接近“隐形”效果。可只要敌机从侧面或背后观察,隐身能力就会大打折扣。尤其是尾部的喷口,不仅有高温气流,金属部件的雷达反射和热信号也十分明显。
维克伦德提到,歼-20在高速飞行时尾部喷口会发出很强的热信号,无论是红外探测设备还是雷达都能比较轻松地捕捉到。早在2011年,澳大利亚航空领域的专家卡洛·科普就说过,歼-20侧面和后方的雷达反射面积比机头明显,要和苏-57类似。美国F-22和F-35采用了更先进的矢量发动机和专用材料,把后方的雷达反射面积做到很低。歼-20最初用的是WS-10C发动机,这种喷口还是传统设计,隐身性能有限,也正是维克伦德这番说法的技术基础。
他提到,像日本F-15J装配的ANAPG-82有源相控阵雷达,探测半径能达到200公里以上,抗干扰表现相当出色,在电磁环境复杂的时候依然可以锁定目标。第四代战机配备的先进雷达和电子战装备,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隐身性能方面的劣势。歼-20从正面被发现的可能性小得多,但当对手绕到后方,雷达反射面积增大,被锁定的几率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。F-35的协同作战能力也是关键一环。依靠ANAPG-81雷达和完善的传感器网络,F-35能提前在远处找到歼-20,然后通过像MADL这样的数据链,把发现的位置交给F-15或者F-16,让后面这些战机机动到歼-20尾后,发射AIM-120空空导弹。
维克伦德还说,西方在雷达成像清晰度和电子对抗手段方面有一定优势,中国目前在高端芯片制造上遇到难题,这或多或少会影响歼-20雷达的发挥。凭借信息作战上的这些优势,第四代战机在战场上有时能抢得先机。不过,他的看法其实也并不绝对,毕竟歼-20的整体能力已经全面超越了四代机。
它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电子战系统,能够从较远距离发现目标,还能对对方信号进行干扰。所使用PL-15超远程空空导弹,最大射程超过200公里,比F-15或F-16常用的AIM-120射程更远,这让歼-20有机会在对手还没进入自身攻击圈前就率先出击。
2023年演习的时候,歼-20在超视距作战环节表现得非常突出,凭借PL-15的远距离优势,几乎一出手就锁定并“击落”了多架“敌机”。现代空战走的是体系作战路线,歼-20在预警机、地面雷达和数据链的配合下,整体的战场感知能力极强。四代机想从背后偷袭,面临层层探测网,不容易实现。2024年中外联合演习中,欧洲“台风”战斗机也试图从背后靠近歼-20,但刚进入150公里,立刻就被雷达捕获,完全没有反击的机会。
维克伦德提出的“绕后”战法在理论上听起来有可操作空间,实际中想要成功却基本没戏。现在的空战已经不是一对一较量,而是靠整体体系协同。歼-20飞行员经历了大量高强度训练,战术能力一点不比西方飞行员差。维克伦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基础,但明显只盯着一个薄弱环节,忽视了空战环境的多变和复杂。有观点认为,他频繁强调F-35的协同能力,多少是在配合美国军工项目宣传,这样做有助于维护西方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。
维克伦德的评论一出来,立刻引发大量讨论。中国空军没有上台发声,直接用实际表现回应。2025年初,升级版歼-20亮相珠海航展,尾喷口换成了锯齿造型,外加全新吸波材料,热信号和雷达反射面积都比之前小了不少。当天歼-20在航展上低空掠过,台下观众激动地鼓掌。新机型的隐身效果更加出色,这样一来,维克伦德的说法就更站不住脚了。
同期,WS-15发动机研制工作有了新突破。推力达到180千牛的这款发动机让歼-20具备了超音速巡航能力,红外特征也进一步减弱。2024年9月,歼-20A原型机首次完成试飞,地面团队密切关注各项数据,确认各方面性能表现稳定。2025年6月,搭载WS-15的新一批歼-20开始交付部队,尾喷口更加隐秘,对于“绕后击落”歼-20的可能性又小了一步。
中国空军搞了一场大规模的演练,专门针对“绕后”战术进行了测试。2025年春,在一次演习里,歼-20面对复杂的电磁环境,与四代战机展开对抗。凭借隐身性能和PL-15那超远的射程,歼-20能在150公里开外锁定目标,轻松赢得优势。地面指挥中心也确认,歼-20全程没被对手侦测到。四代机根本突破不了防御圈,这次也进一步印证了体系作战的强大实力。
美国也开始动作频频。F-15EX换装了新一代雷达,侦测能力有了明显提升。F-35的产线高效推进,数据链把盟国战机串得更紧密。多次模拟对战时,四代机还是很难破解歼-20的隐身和远距离打击。一次美日联合军演里,F-15J刚刚进入战区就直接被歼-20盯上,完全没有还击机会。
截止到2025年6月,歼-20和四代机之间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实战检验。现在空战技术持续进步,无论是隐身性能、传感器水平还是数据链连接都变得越来越关键。维克伦德的看法确实有他自己的技术依据,不过他只盯着一个短板来分析,并不能完全体现当今空战的多变和复杂。
未来谁能赢,看的就是技术、战术和训练这几方面怎么配合。中国空军正努力建设一个全域作战体系,歼-20也在不断升级完善。维克伦德的观点引发了关于技术的交流,让大家进一步理解到现代空战其实是体系之间的较量。
维克伦德的说法引发了大家对歼-20和四代机对抗的热议,也让隐身技术的复杂性变得更加清晰。装备和战法都在不断进步,真正决定结果的,还是整体作战的能力。你觉得四代机真有办法对抗歼-20的隐身性能吗?隐身技术是不是会成为未来空中较量的核心,还是说体系作战的作用更大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见解!
期货开户鑫东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